醫療專家視角 |挑戰中尋找機遇,醫療健康產業投資新周期_環球頭條
【法國IPAG高等商學院--醫療健康管理博士DBA--行業資訊分享】
(相關資料圖)
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笆奈濉币巹澨岬搅私】抵袊鴳鹇?,讓醫療健康產業迎來創新發展機遇。
新的發展周期之下,如何在挑戰中找到、把握新機遇,不單是產業探索者們要思考的,也是為這些產業發展注入資金活水助力成長的機構需要洞悉的。
產業發展在變化,應尋找長期價值
一方面健康中國戰略正在穩步推進,全面健康水平顯著提高。另一方面,也需看到,隨著國際國內各方面因素交織,行業發展也面臨著一些資本困境,如國內創新藥同質化競爭激烈、集采壓縮利潤空間、估值泡沫等問題浮出水面等因素影響了資本對市場的預期。
時間拉回到2014年,彼時正是國內醫療健康股權投資分水嶺,鈞山私募股權母基金等一批早期布局者進入這個行業。
2014年和2015年,隨著高端醫療人才回歸祖國,國家陸續出臺多個科創利好政策,隨之醫療和教育的市場需求快速上升,國內醫療健康行業開始進入爆發期,行業普遍認為,未來10年,醫療健康產業將成為具有價值增長性的領域。
時間推進到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市場再次出現變化。一方面,特殊時期與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因素交織,另一方面,無論是股權投資一級市場,還是A股、港股、美股,醫療健康相關公司的估值和股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調。
但,實現洞若觀火的境界,首先需要洞察市場。沒有永遠的低谷,也沒用永遠的景氣度。
資本市場終將趨于理性,當錨定醫療健康產業時,就需要順應大勢,正確找尋醫療投資邏輯,穿越醫療產業周期尋找長期價值。
在鈞山看來,“前幾年醫療板塊估值的過分增長,尤其是在創新藥領域,這里面是有估值泡沫的。目前市場正在回調擠出泡沫。這對于全行業和投資市場來說都是好事,好公司能夠凸顯出來,不理想的公司則會被淘汰?!?/p>
在醫療健康投資有著深厚經驗的元生創投同樣在最近的公開場合認為,現在的市場并不悲觀,而是更加理性,從長期看反而是好事情。
擁有功能蛋白質組學技術平臺核心技術的嘉華藥銳聯合創始人則表示,理性市場下會有大量時間去磨煉團隊,提升內部管理能力,提升研發的投入等等。當真正明確自己要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都會堅定地、穩定地按照自己的頻率往前走,比考慮外部環境更重要。
機會在哪里?真的創新很重要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由于這個領域突出的抗周期特征,醫療健康依然是值得長期、持續布局的板塊,而當下是投資醫療健康的一個很好的時機。
確實,從時間跨度來看,醫療行業長期具有高增長性。根據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間,A股出現了33只“10倍”股,其中9只都來自醫藥行業。
宏觀層面上,從全球發展規律來看,當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后,影響人均壽命的主要因素將從傳染性疾病轉變成慢性疾病,這些都需要長期使用醫療藥品。從2010年開始,中國疾病譜在向發達國家靠近。此外,根據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超過2.6億,預計2030年將超3.6億,超過20歲以下人口數量。
這些結構性的變化都在為醫療健康的升維發展提供重要推手。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鈞山認為,眼下醫療健康產業具備四個機遇:
一是“卡脖子”是挑戰也是機遇,隨著政策支持,隨著人才的回歸,隨著技術和材料的不斷提高,一定可以實現進口替代;如最近剛剛完成融資的安益譜,就在三重四級桿的質譜儀領域取得了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在國產替代化方面產生重要價值;
二是更加關注具有臨床意義的企業或者產品,做真正能夠滿足臨床需求、能夠解決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成為醫療企業發展的重點,而不是那些微創新的企業或者產品;
三是創新兼顧現金流的均衡發展模式。當下我們從投資的角度、創業角度,通過現金流的業務讓自己活下去,同時兼具創新,而不能像前些年那樣可以三到五年沒有現金流進入,這對創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要有出海能力,在今天的這個時間點上,我們去審視一家企業時,是否有出海能力,是否有全球的服務能力和全球的視野,也是更為重要的因素。
“‘真的創新’越來越被重視,包括資產質量、原創性都更被看重。但在生物醫藥的行業語境下,這個估值方法和評價體系是有差異的,除了創新性,更要從商業盈利性的角度去評判它的未來空間,”鈞山負責人認為:“面對機遇,我們應當把握并創造價值,可以通過在卡脖子的醫療技術創新、CRO(醫藥研發外包)& CDMO(醫藥領域的定制研發生產)、行業估值和股價恢復等方面布局深耕,為健康中國戰略貢獻力量?!?/p>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互聯網、數字化、智能化的推動,以及生物科學、技術的發展,在“醫療+X”的交叉學科創新增長趨勢背景下,醫療前沿領域正在迅速發展。
同樣聚焦數字化的,還有中國醫院協會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會長,其近期在公開場合中提到,國家明確保證優勢醫療資源的擴容和均衡。他指出中國的醫療資源分布并不均衡,保證均衡發展尤為重要。他同時認為,數據資源是尤其寶貴的資源,醫院積累數據并時刻都在創造新數據。如何使數據資源轉化為數據資產,挖掘數據價值是未來中國醫院高質量發展面臨著新挑戰。中國醫院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必須積極參與到未來數字化社會中的治理過程和制度創新中。
這些都為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的下一個十年發展提供了諸多機遇。
專業人做專業事
醫療健康尤其在技術領域本就是高精尖、高門檻、長期投入的事情,這無論對從業者還是市場支持參與者的投入而言,都有著更高的要求。
正如鈞山董事長唐寧在今年9月于廈門舉辦的第四屆母基金峰會中提到,現在行業從“投模式”轉換到“投博士”。整個范式轉換對于投資團隊來講是非常有挑戰的,但這樣轉換下的能力建設能不能完成,是十分關鍵的。比如我們和正在募資的GP伙伴交流時發現,他們有的會鼓勵團隊去和自己過去的同學、行業科學家做連接,或者有的非常積極地報名學科技相關的課程,來進行自身的能力提升。
作為市場化母基金,鈞山也給出了自己的范例。鈞山已經有10年歷程,在醫療健康領域也已經有8年的時間。鈞山負責人介紹:“在這個領域我們不僅是布局最早的之一,也是布局相對較好的。我們認為,依靠專業化的團隊去做專業的事情,是不變的制勝法寶?!?/p>
也正因此,鈞山基于“生態聯結共贏”的理念,和在醫療投資領域經驗深厚的元生創投、夏爾巴投資、君聯資本、禮來亞洲基金、ETP致和道康、聯想之星等20多個GP的基金深入合作,直接覆蓋了超過1000家企業,實現了從研發(CXO、SMO、自主研發)、制藥(創新藥、仿制藥、中藥)、醫療診斷(生化、分子、免疫)、醫療器械(大型設備、高端耗材)、分銷零售(代理批發、藥房零售、醫藥電商)到醫療服務(醫院診所、互聯網醫療)等環節的生態全覆蓋,收獲了藥明康德、邁瑞醫療、信達生物、康希諾生物、啟明醫療、魚躍醫療、聯影醫療、圣湘生物等多家優秀的行業上市企業。
產業集群有范例,投資賦能做結合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秘書長聶賢祝認為,“人民健康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意。今年5月,國家發布的‘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十四五’時期將是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醫療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p>
伴隨著國家戰略層面的政策重視,政府引導產業發展方面,也在專業化道路上開辟出諸多產業集群范例。依托產業集群的賦能與投資對于促進醫療健康產業發展尤為重要。
以蘇州為例。蘇州工業園區聚焦以生物醫藥產業為核心的大健康領域,瞄準新藥研發、高端醫療器械、生物技術及新型療法三大重點方向,持續加大政策扶持,聚焦推進力度,打造一流產業創新生態。
園區現在已集聚相關企業超過2000家,培育境內外上市企業24家,去年產值達到了近1200億元。生物醫藥創新型企業數量,擁有國家重大人才數量,獲批的一類新藥臨床批件數量,生物大分子藥物的總產能,以及企業的年度融資總額五項指標,產業綜合競爭力和產業、人才、技術三個專項競爭力,形成了優質項目紛至沓來,一流人才加速匯聚,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具有活力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再以北京為例,北京市正在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進入“十四五”時期,北京提出要培育醫藥健康萬億級產業集群,發揮生命科學基礎研究方面的突出優勢,著力將醫藥健康產業打造為創新發展的雙發動機之一。經過20多年的發展積淀,以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為中心的昌平“生命谷”已匯聚了昌平國家實驗室、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腦科學與內腦研究中心等一批知名研發機構,匯集了300多名戰略科學家和高層次人才,入駐了百濟神州、諾誠健華、華輝安建、博雅輯因、萬泰生物等600多家創新型醫藥健康企業。
昌平為這些企業的落地發展提供了尤為堅實的賦能和條件,從基礎研究、中試研發、生產流通到終端醫療的全產業鏈生態,為企業提供發展所需的產業空間、資本、人才等全要素的服務,助力企業全生命周期成長。
2019年的成立、專注突破腦認知、研究腦疾病的優腦銀河就認為,在這樣一個區域里聚集了一大批和我們非常相關的產業人士、科研院所,有一些企業都在一個樓中,大家相互之間各個層次的配合、聯結給企業帶來的發展助力是超乎想象的。
近期,北京昌平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發展”)啟動昌平科技產業母基金群,也讓昌平區這些年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生命谷”背后這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再次成為焦點。
在談及支持醫療健康產業發展時,昌發展總經理王穎在近期的一個醫療健康產業峰會上介紹說,醫療健康領域,昌發展目前持續關注三大賽道——生物醫藥領域具有全球原創性、引領性、前沿性的產品等;醫療器械領域具有高附加值、技術領先兼具有國產化趨勢的產品等;醫療服務與上游原料領域重點關注的CXO企業等。
而這樣的視角與理念,也正好與鈞山相契合,成為了雙方合作打造“昌平醫藥健康產業母基金”的基石。
“依托產業集群去做投資,往往能夠事半功倍。鈞山將來也會圍繞著產業賦能、產業協同去做更多投資布局?!?/p>
以上文章轉載自【 中國經營報 】公眾號,不代表本號觀點。潤識教育轉發各行業資訊和觀點,旨在與學員或行業內人士分享交流。對于這篇文章的觀點,你有什么想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潤識教育是集國際性、專業性、實用性于一體的高端教育培訓解決方案平臺,致力于通過國際教育和培訓產品,解決企業及企業家的教育和發展問題,協助中國企業精準高效地提升企業競爭力,助力企業家解決高品質的終身教育問題。
IPAG巴黎高商-健康管理博士項目,依托法國巴黎五大(法國及歐洲公共衛生領域研究的領軍院校)和上海交大醫學院優勢師資,結合國外的前沿管理理論,針對國內醫療機構的實際情況和特定環境,讓醫療機構管理人士能夠得到系統及專業的訓練,從戰略角度思考目前所面對的醫療機構管理問題和挑戰,掌握醫療行業領導者所應具備的現代管理知識和領導技巧,引領企業成為新時期中國醫療健康領域的探索者和領航者。
相關閱讀
-
醫療專家視角 |挑戰中尋找機遇,醫療健...
【法國IPAG高等商學院--醫療健康管理博士DBA--行業資訊分享】進入新... -
滾動:逆向布局四大投資方向 富國周期...
在跌宕起伏的資本市場中,憑借短期“運氣”實現一年翻倍者眾多,但... -
【焦點熱聞】鄭州2023年GDP增長目標7%,...
航拍鄭州的龍子湖智慧島。視覺中國資料圖“萬億城市”鄭州公布2023... -
投資12年回報19倍,今世緣淪為“神秘公...
近日,以“沖刺一百億,奮進新征程”為主題的2023今世緣發展大會在... -
當前快看:澳大利亞再次對華打開國門,...
剛剛過去的一年是中國和澳大利亞慶祝建交50周年。澳大利亞媒體為此... -
焦點消息!總投資155億!12GWh動力電池...
近日,耀寧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開工儀式在河北唐山豐潤區順利舉行。...